7月10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朝盈鸡鸣春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进行实地调研走访。通过采访河源市优秀非遗传承人陈少波老先生,了解和平县泥鸡非遗保护和发展现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以新形态艺术助力大坝镇非遗文化宣传,赋能文化古城新活力。
泥鸡啼声响起,千年悠扬遗音鸣
泥鸡历史悠久,承载着这个南方小镇源远流长的生命力与文化血脉。和平泥鸡又被称为和平埙、客家埙,不仅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更是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孩童为数不多的娱乐玩具。在解放初期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和平以及江西三南(赣南、龙南、定南)地区盛极一时。2007年,和平泥鸡被收入河源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已申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泥鸡的绵延婉转的小调中,实践团队能感受到来自千年前的悠扬遗音,以及客家人不屈奋进的顽强精神。这是客家人留给世界的千年遗韵,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非遗传承人陈少波展示自己制作的泥鸡
艰难方显勇毅,探索宣传新途径
实践团队本次采访的是年过八旬的陈少波老先生,也是和平泥鸡制作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传承人。陈少波为实践团队介绍了泥鸡的制作过程和发展现状,在与陈少波的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泥鸡技艺由来已久,但如今小朋友的娱乐玩具多样化,只有小部分人基于情怀购买,泥鸡已呈日渐式微之势,现今泥鸡市场竞争力下滑严重、市场低迷,导致泥鸡手艺人逐渐放弃这门手艺。河源市政府出资扶助这一非遗文化,陈少波才得以重拾泥鸡的手艺传承。扩大对泥鸡技艺的宣传,提高泥鸡的知名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实践团队采访非遗传承人陈少波
非遗传承人陈少波与实践团队的合照
弦歌不缀溯源流,助推非遗入人心
为深入挖掘和平泥鸡的发展历史,实践团队到和平县文化馆进行调研。和平县文化馆副主任曾祥玺为团队详细讲解了河源的“瑰宝”——市级乃至省级非遗技艺,团队成员近距离接触了猫头狮、凳板龙、墩头蓝等非遗实物,加深了团队对于非遗文化的认知。团队明晰了文化馆为提高泥鸡知名度所作出的一连串行之有效的举措,如设立泥鸡展厅、派发泥鸡介绍册、开展非遗小课堂等,助力非遗文化深入人心,于潜移默化中坚定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在参观后,实践团队与曾副主任开展了一次交流座谈会。结合当地非遗文化的成功推广模式,共同研讨、商榷、探求出切实提高泥鸡知名度的系列可行性方案,深入探究如何将和平的非遗元素融入到泥鸡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助力和平泥鸡的文创产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宣传销售一体化平台,用实践赋能乡村非遗文化振兴,焕发非遗文化新活力。
和平县文化馆副主任曾祥玺为实践团队成员讲解河源的非遗技艺
躬身亲践获真知,非遗文化进课堂
实践团队将调研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后,到和平县文化馆开展“非遗进课堂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要从娃娃抓起,实践团队成员带领孩童们从寻根、溯源、访人、探物、感物五个方面进行学习,让和平县的孩童们可以充分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增强对本地区和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通过深度挖掘非遗文化核心内涵,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将民族文化的种子“吹落”在孩童心中,让孩童零距离领略了非遗的美好,让很多孩子成为了非遗的“粉丝”,而非遗也浸润了他们的心灵,激发学生一代积极继承非遗项目的兴趣。活动结束后,孩童们纷纷表示会将泥鸡的故事讲给更多同学听,家长们也表示会带孩子参与更多此类非遗科普活动,并对活动表示高度的认可,实践团队成员认识到,让非遗“续”下去才能够“活”起来!
实践团队成员为孩童讲解泥鸡的发展历史
【来源】广东第二师范学院